媽壓真是好看到要流淚了〒︿〒
讓我看完電影之後情不自禁瘋狂搜尋其他人的觀後感
越想越發覺得編劇和導演一整個太天才(抱頭~~)
以下是我彙整ptt的movie版眾網友討論之後的一點小小整理:
1. 真相/秘密
有人提到說Borden(Christian Bale飾演)在日記中有提到,一半的他不知道為何打那個結另一半的他,認為他打了自己一直想挑戰的藍式結
不過如果真的是另一個人打的結,那Borden應該也會從他那邊得知他打什麼結不是嗎?所以我還是傾向於認為打結的的確是Borden本人,而且儘管他可能因為當時心神不寧導致不記得打了什麼結,不過他打的的確是比較難的藍式結。
但後來看過網友的討論之後也覺得有可能打結的不是Borden哥而是弟,而後來被問到打什麼結的都是哥,雖然哥想當然應該也會知道弟打了什麼結,不過因為結不是他打的所以也不好說出,只能答不知道了。
2. 科學/魔術
雖然一開始會覺得「鵝~那個年代能夠造出複製人的機器也未免有點扯」
但試著從另一個角度去檢視
你就會發現編劇思慮的縝密
就像某網友所說的:
科學終究是挶限於人類的觀察力與想像力
記得MIB裡面Tom Lee Jones就曾對Will Smith說過
"1500年前 人類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500年前 人類認為地球是平的"
"5分鐘前 你還認為我們在地球上是孤獨的"
"試想像你明天又會怎麼認為?"
外在世界的真實還不夠
還要接受者願意接受那些東西進入自己的意識
有些人會覺得出現複製人的機器打壞了整部片的整體感
但其實科學 vs. 魔術可能正是導演想要處理的另一條支線
「魔術可以視為我們理解以外的的科學,或是我們還沒有觀察到的科學」
更何況 別忘了Borden對小男孩說過的話
“What matters is not the magic, but how you play the trick.”
所以從這角度去看你也可以理解重點根本不是在於那個複製人的機器
而是他們各自使用的手法 成功的騙倒了對方
而且本片中一直重覆著「沒人會注意消失的那一個,大家只會對出現的人喝采」
複製人在本片的出現
不也是為了呼應這樣的概念嗎?
另外,電影裡的謎樣科學家Nikola Tesla(前知名搖滾歌手David Bowie飾演)是真實存在的人物
電影裡提到的無線電力供應 在美國偏遠地方的小鎮的實驗
以及跟愛迪生的戰爭都是史實
據說Tesla在野史中被認為比Edison還天才
一個發明交流電 一個堅持用直流電
決裂後水火不容
呼應主角不停提到的概念「沒有人會在乎消失的人」
Edison 和Tesla不正也是這樣的對比?
Edison 佔有科學舞台
Tesla的傑出是其他社會大眾所看不到的
不過這並不代表Tesla的發明不曾存在過
拜求GOOGLE和一些傳記就可得知
其實電影中這種複製的機器出現真的不足為奇
Tesla許多在科學上的貢獻確實都是劃時代的
有謠言說 他有過很多古怪的發明
但很多東西都被愛迪生燒掉了
沒人知道他曾經弄出什麼驚世駭俗的東西來
所以電影裡的複製人機器或許可以說是因應這種未經證實的野史吧
3. 本尊/分身
這個部分是網友討論的最熱烈的
包括了Borden兄弟的身份互換
還有Angier的複製分身
首先來看看Borden兄弟
有人認為因為倆兄弟從小就立志當偉大的魔術師所以一直以一個人的身份生活
不過我個人傾向於覺得Borden是在看到鐘林蘇的表演之後體認到造就偉大魔術所必須做的犧牲
才決定開始共享生活
一開始出現的應該都還是Borden哥(也就是愛Sarah的那個)
從聲音上可以分辨得出有點不同
但後來他們開始共享生活
敏感的Sarah雖然無法察覺他們是雙胞胎兄弟
但卻可以分辨出他愛不愛她
但是最後他們決裂吵架的那幕
從Sarah口中我們可以得知她知道了這個秘密
對於他們兄弟倆這樣共享生活感到很病態
她受不了這樣的生活
所以希望Borden哥能夠不要再說謊 不要再有秘密
但沒想到當她問他愛不愛她的時候
Borden哥卻選擇回答”No, I don’t love you. Not today.”
傷心欲絕的Sarah本來想要找Olivia攤牌
把秘密告訴她 但Olivia並未出面
Sarah絕望之際最後選擇了自殺
至於最後關進監牢裡最後被判處死刑的應該是Borden弟,也就是愛Olivia的那個
證據是他在被獄卒帶走前跟兄弟他對於Sarah的死很抱歉
這就表示他愛的是Olivia 否則不必說抱歉
不過既然如此 那為什麼先前Borden哥的女兒被帶走他要那麼緊張呢
合理的解釋或許是 兩兄弟混著生活
所以即使Borden弟不愛Sarah
跟小女孩相處久了也是有感情
更何況他當時得知卡德洛爵士就是Angier
當然不會願意姪女落入敵人手中吧
就像Borden說的”secrets are my life”他的一生都是祕密
也難怪看完電影後大家還不停猜測究竟他們倆兄弟之間的角色互換過程是怎樣
另外,本片俯拾即是的驚人伏筆也不得不讓你嘆為觀止
在很前面的時候Borden就不停地講
他有壓箱寶 毫無疑問的這就是指twins
當他在變鴿籠把戲的時候也照樣透露了端倪
Borden為了安慰哭泣的小男孩show出還活著的鴿子
但小男孩反問「那牠的兄弟呢?」(用brother這樣的字,而不是用friend or pal or son...等等)時Borden臉上窘迫的表情也透露了線索
甚至更進一步呼應了最後Borden兄弟兩其中一個會成為魔術的犧牲者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Angier的部分
不得不給Hugh Jackman拍個肩
雖然我一直很欣賞他
不過老實說之前他在電影上的表現對我來說並未像Christian Bale一樣優秀
但是在本片中Angier性格的轉變遠大過於Borden
從一開始的天真單純到後來的深沈入魔
外加還一人飾兩角(醉漢路特)
應該是可以揚名立萬了XD
大家爭論的點多半是在於當Angier表演The Transported Man大絕招時
留在原地的某甲和出現在他處的某乙
哪一個才是所謂的『本尊』?哪一個才是『分身』?
不過其實去分本尊和分身的意義也不大
因為複製出一模一樣的人出來
連意志思想也一樣
當然也就沒有所謂本尊分身的問題
因為都是本尊阿
但是有網友很精闢地解釋
因為片中有一直強調科學有不確定性
所以當他表演The Transported Man的時候
不能說留在原地的一定是本人
可能某次複製結果是本人被傳送到遠處
留在原地的是複製人
下次卻變成本人留在原地
他根本無法知道自己下一次會是淹死的那一個,
還是從後台走出的那一個.
就是這種不確定性讓Angier每次都是抱著赴死的決心來表演
活下來的那個Angier不會有淹死的記憶也不知道淹死的痛苦
所以每一次淹死的那個人都會很驚恐為什麼淹死的是自己
而每個存活下來的Angier都想好在我自己是被傳送過來的.
當兩個人都是同樣的記憶和意識時,
沒有本尊和分身的差別
才會有這段死的是誰的恐懼來源.
這裡設計的邏輯性很強
比起以前一些複製人題材的電影要好很多
可見編劇對於人性的透徹
知道人在面對這種情況下是會很恐懼的.
而且Angier每表演一場就要殺一次人
即使是殺複製的自己也還是得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
加上他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是溺死的那個還是在台上享受成功的那個
所以每天晚上走進那個裝置之前 是需要很大很大勇氣的
因為走進去裝置的這個『自己』是注定要面對死亡的 是痛苦掙扎的
而從另外一個地方出現的『自己』,雖然享受了觀眾的喝采
但是下一個晚上
面對死亡的就是自己的這一個存在了
這相當於自殺/重生重複一百次的過程
簡直就是在向精神的極限挑戰
而他聽信Cutter(Michael Caine飾演,同時也是飾演Batman begins裡面的阿福唷)先前所說「淹死的感覺就像回家一樣」
所以選擇水箱(也同時呼應到他妻子的死法)來淹死自己
但後來Cutter說淹死其實痛苦至極
讓Angier內心著實產生了極大的震撼
Angier從不願意殺掉任一隻小鳥來表演魔術
到願意殺死無數個自己,
再再都顯示了他obsessed的程度有多深 深到將他推向這樣的極致
結論:
Angier為了魔術一次次上演自殺戲碼;而Borden的人生就是個大秘密。
兩個人都為了魔術自我犧牲到了最高點,最後的結局卻是雙輸
但是最後Borden損失掉胞弟往後無法再當大的魔術師
可是得回了女兒 也算是跳脫了obsession
很妙的地方是在於一堆人爭論到底最後一幕在水箱中的Angier有沒有死?
又或者他有沒有在別的地方預留分身?
這.............或許是導演留給觀眾的逆轉權吧
端看我們要不要變出小鳥
施展我們的prestige了:p
小發現:
另外,本片的片名取為prestige也是別有巧思
一般英文字點的翻譯是「聲望」的意思
但有網友查出prestige在文雅的英文裡是指魔法
非常有趣
因為本片就是圍繞著魔術在打轉
而魔術師變出了偉大的魔術不就得到了聲望?
而這聲望又是主角Angier和Borden心心念念所追求的東西~
節錄:
Michael Caine在片中的這段口白真的是很令人印象深刻
特別節錄於下:
Every great magic trick consists three acts .
The first act is called 'The pledge' (『以虛代實』)
the magicain shows you something ordinary ; but, of course , it probably isn`t .
The second act is called 'The turn'(『偷天換日』)
the magician makes this ordinary something do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Now you are looking for the secrect , but you won`t find it.
That`s why there is a third act called 'The prestige'(『化腐朽為神奇』)
It`s the part with the twists and turns,where lives hang in the balance ,and you see something shocking you`ve ever seen before .
後記:
你不得不佩服導演Christopher Nolan的天賦異稟
他的獨立製片電影momento「記憶拼圖」一直讓我印象很深刻
有網友提到頂尖對決沿續了Christopher Nolan在memento中的解構重組手法
不同的是
memento是偏重於時間上的解構重組
the prestige則是以閱讀對方的筆記為線索
解構兩人的意識世界
在兩人的意識狀態中
衝突的程度是不斷的提升
從地下室的爭辯
到子彈把手指射爛 飛鴿魔術割傷觀眾與砍死鴿子(使對方出糗)
甚至買通對方的分身直接踢館
我們可以看到衝突是以一種漸層的方式呈現
而這樣的衝突在兩人讀筆記發現自己落入對方的圈套的時候達到最高潮
(一個被騙到老遠的美國 另一個被抓去關)
Christopher Nolan 還真有你的耶!! <( ̄▽ ̄+)>
--
"Are You Watching Closely?"
你………看仔細了嗎?
This is probably the best movie youI have ever seen.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